专否 写文章

冯纪忠雄,Less Is More

Oct 27, 2018
Follow

瑟雅星球平原人居环境

前言

瑟雅星球位于铜河系,离地球有7万光年远;瑟雅星球与地球较为相似;大概上来说,瑟雅星球的发展水平与地球相当,约比地球发展水平快500年。其人居环境发展模式相对地球来说更为成熟。此专题将介绍瑟雅星球的数十种平原型人居环境,以供学习参考。


葡田王平原

总说

农耕为主,畜牧为辅;

聚落而居,树木掩映。

聚居背景-聚居活动-聚居建设

聚居背景

千百年的自然磨和,农田为主,适耕;

水系较多,有林带分布;

聚居活动

农耕为主,畜牧养殖、手工业为辅;

聚居建设

聚落而居,聚落有大有小,分布有秩;

农耕种植,田园、果园;

聚落树木较多,形成微环境;

聚落离水源较近。

农耕聚落生活

葡田王平原是瑟雅星球典型的农耕型平原,在450多年前的逆城市化进程中,农业重新成为瑟雅星球的活跃产业。随着当时社会水平的发展,农耕文明重新获得展现的机会。

人们以群落为居,小的聚居群落有5-20户,中等的群落有20-200户,大型群落有200-2000户。

其中有一半的居民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相关技术工作,另外一半的居民从事基础事业,如教师、商贩、医生等;

居民的生活具有一定的自足自给性,但离不开与外界的交流,成熟的信息网络、高速的交通与物流,使以往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依然可以搬入大自然中。

聚落连通性

大小聚落之间的连通性很高,一般相邻的两个聚落之间的距离在200m到1Km之间,大的聚落与小的聚落之间的关系承集聚间离散的状态。

农业社会

农耕水平较高,田园景观优美。

集合性农业运作与产权私有化相结合。与当年的农民公社化的思想是类似的,但是更加科学与有组织,明确每个人的劳动任务,根据劳动量与劳动类型进行基础收益分配,在基础收益分配的基础上,每年年底按股份分红,股份分配更加公平。

田园经过专业规划设计。

聚落空间

聚落空间规划设计水平较高,生态规划设计成为居民的基本素质。

清洁能源的使用。

聚落空间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文化教育

社区文化水平较高,文化教育设施自发兴建,水平较高。

瑟雅星球的文化教育水平很高,他们不搞九年义务教育,也不搞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不搞一些空洞的科研。

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尖端科学技术,在瑟雅星球都是自由的教育。整个星球就相当于一个自由的大学。每个人都能去学习,不会给任何门槛,只要想学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得可读性非常高的教材,根据教材就可以非常容易地自学。那里的教师所教授的只是一些基础的知识,与提供学校这种集体,是生活与道德的教育,对学生在科学知识上给予指导与明示。

动物生境

生境不仅仅是人的生境,还是动物的生境,人不尊重自然则是破坏自然,人尊重自然,则对自然这个大的系统产生积极意义。

会在树上设鸟巢,会设专门的动物活动区域,甚至还会设置专门的生态保护围墙,封存一小片区域,以保证整个大地景观安全格局。

社会安全

在逆城市化初期,即450年前-400年前,葡田王平原居民对人身安全的防护意识较高;在逆城市化中期的约350年-400年以前的这段时间,受到冚它型聚落的冲击,葡田王平原居民的安全意识变得更高,且形成一套体系。社区会以景观设计的手法,通过水体、沟壕、地形高差、围墙、刺类植物等方式来保持聚落具有一定的可封闭性,另外,会以聚落为组织构架保安系统以及借助社会上以形成的保安服务来保证社区安全。一般社区会养若干只狼狗的。在350年前至今,逐步的随着社会发展,普遍居民素质的提高,社区安全逐步走出居民所关注的范围,甚至早已达到夜不闭户。

葡田王平原的发展历史追溯至500年前逆城市化萌芽时期,上述介绍的葡田王平原型人居环境类型是葡田王平原的主体构成。关于葡田王平原的发展后面内容还会提到。


靠星混菜

简介

“靠星混菜”相当于指代“高新人才”。后简称“靠类平原”。

靠类平原并非瑟雅星球的某个平原的名称,而是一类平原人居模式。

居民构成

靠类平原的聚居模式是瑟雅星球最具意义与历史悠久的一种人居环境。

靠类平原的居民主要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与思想先进的人群,主要有规划设计师/计算机技术人员/网络营销人员/作家/科研人员等。

这群人既是500年前,瑟雅星球逆城市化的追随者,也是一批引领者。

发展背景

500年前,瑟雅星球的城市追求集约式发展,城市的发展存在很多弊端,同时这种气氛影响到的是人们的生活,尤其是人们的社会生活。

城市的发展与社会体制存在正相关。

当时的先知们被体制所束缚,被体制所强奸,人们向往生活,向往自由与平等。从当时的未来来思考当时,什么对人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与其在城市里去爬,不如逃离一个被既有利益所得者的游戏规则,逃离悲惨世界,而直截了当去寻求自我与自我实现。对于当时掌握技术与知识的年轻人来说,在城市中有着白领或者蓝领的称呼,但是实际上与出卖劳动力的社会中低层人员的生活没有什么区别,依然是被剥削者,富有知识与能力,掌握技术与未来,却反被社会体制/学术体制等所束缚,而无法去寻找很多最真的东西,难以直截了当地去学习科学知识;事业道路阻力较大,既有利益所得者以准入机制与资本及社会关系这三类主要的门槛而压制后来者,同时在科学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拉长教育时段,而混入专制制度以缩水既有学术的浓度,而导致无法获得纯正的教育,在各类社会及政治生活中亦然,为各种制度下的强制性所被动,在被动过程中不断洗脑,以逐步成为社会锁链的奴隶。正式因为这样的时代背景,才产生了500年前的逆城市化运动。

不愿被社会所强奸的有识之士,明晰时局与被动的内在,但逃离城市依然是需要较大的心理斗争,且难以化被动为主动;早在500年前,有过个别人的逃离,但对时代来说,只是沧海一粟且依然无法从被动状态转化为主动状态,依然无法摆脱社会的锁链,难以最终的自我实现,或者是缩水的自我实现。

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同一,500年前有一人引领了逆城市化,掀起了浪潮,成为数千年内,瑟雅星球最具有意义的历史人物,他就是传说中的“葡田王”。

葡田王是个全才,他当时在城市里的发展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心里还是有着巨大的压力,面对着体制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其心有余而力无所释放,他明白逆城市化会在百年内到来,因为历史的必然性。他认为:

城市的出现并非邪恶,

但是随着社会体制的发展畸形,

社会问题极度恶化,

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与人生,

而城市只是这种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外显。

随着500年前瑟雅星球的信息技术与交通物流的发展,让逆城市化有了可能。

发展历程的第一阶段

换句话来说,随着信息技术与交通物流的发展,让人们逃离城市,聚居郊野成为可能。

首先是人们对需求的重新定义,晃晃一生,白驹过隙,回头来看,人的一生什么最重要,生活与自我实现;所谓的温饱/性需求/感情需求等方面都是属于生活;而自我实现往往是一个人人生的事业,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自我实现与生活是交集,交集的具体情况视人而定。

对于葡田王与最初逃离城市的一群先驱者,其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与技术素质,所以,其可以在郊区,通过发展较为成熟的信息技术与交通物流而在郊区成聚落性的自由职业或者团体创业,再加上郊区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而发展出的副产业如农业,来支持先驱者们的生存;这种生存方式比在城市中被剥削在各个层面上被社会锁链所控制的生存方式比起来,在经济上,并没有损失,反而明显增幅;其次,比城市里更接近自然,人居环境更好;还有个重要点是更为自由地支配时间与劳动精力,这是充分获得自我劳动价值与获得更宽泛的时间支配来体验生活,以在自我实现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最基础的需求——生活。

葡田王等先驱者们的逆城市化运动并非是无风险的。之上所说的一切美好的逆城市化都建立在第一个目标的实现与否——是否比城市里被动着发展所获得更多的与具有长久优势的经济利益。

上面这句话的意思分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在某个年龄段的时期内与城市被动发展相比是否获得更多经济利益,二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在城市被动发展与逆城市化自由发展所获得的经济利益明显更多。

因此,逆城市化发展是有风险的,只有满足上述两个方面,而且是具有稳定性与较大概率的满足,换言之,有保证,这样,逆城市化浪潮才能成功地掀起,有所作为。

葡田王等先驱者们是有长期准备的,而不是率性而为;他们明白风险。

随着先驱们的身影,开始燎原,逆城市化开篇了,早期的追随者不乏有盲目追随而最终遇到问题的,而且比例很多,但是成功者毅然一直都有,社会逐步对逆城市化开始接受与逐步推崇,基础设施的建立/乡村的规划/社会体制点点滴滴的改革等等,这一切都被一点一滴地悄然推动。这正是历史必然性的结果。

后来的100年间,

郊野以及远离城市的自然环境,

成为逆城市化浪潮的海绵,

成为创造新的社会秩序的广阔空间。

发展历程的第二阶段

葡田王平原 就是靠类平原人居环境的先驱地,葡田王等先驱者引领了这一大片土地的发展模式,更为后来的农耕聚落式发展做出贡献,因此,这一片平原被叫做“葡田王平原”。

500年前的逆城市化进程发展了70-80年左右,也就是420-430年前,因为靠类平原模式的刺激,逆城市化进程进入了第二个时期,城市中的科学文化水平中等以及偏下的劳动力阶层及原来乡镇居民及农村居民,为浪潮所影响,亦加入了浪潮的队伍,他们缺乏高新的技术水平与科学知识,他们自我实现的事业更多的是农业及加工业,以及社会基础服务等。

这一波人群随着浪潮的着落有两种情况:一是成为靠类聚落的组成,进一步完善了靠类聚落的社会结构;二是成为上一章节所述的农耕聚落。

无论上述哪种着落,第二类型波人群与第一波先驱者们,都是互相受益的,第二波丰富了第一波的社会结构,为社会基础服务做贡献;而第一波对第二波及其子女的文化素质起到帮助作用,同时第一波为第二波自我实现的实践中提供科学技术的支持。

高密度诉求

500年前的逆城市化进程发展了70-80年左右,也就是420-430年前,在逆城市化道路的第二个时期,除了上述变化,还有如下另外一个时期特征。

随着逆城市化浪潮的发展,自然背景下的聚落逐步对高密度的集约发展有诉求。

高密度并不代表罪恶,

反而具有必要性。

高密度对交通/社会效率/规模规制等都有重要意义。高密度的意义在此不展开讨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低密度的生活空间里会给交通造成的压力比高密度的生活空间的交通的压力大,用点到点的思维去考虑,很容易就能领会,高密度的积极意义。比如,一个公司的员工如果分散在城市的各个位置,然后到这个公司去上班;后者,所有的员工就居住在一个高密度的居住区里,居住区离公司很近;那么后者的交通压力明显比前者小。未必所有的职工都会居住在那个离公司很近的高密度小区里,未必是一个公司,那只是一个例子用来说明问题,其实真正的说法是——高密度提供了更多就近的可能性。

因此,不要把高密度与城市不合理开发利用化作等号,当然两者是有联系的,但不能等同。城市不合理发展是某些人与发展商在游戏中所干的,归为如下几点,不合理与死板的游戏规则,及趋利短视。因而忽略城市与建筑风貌,忽略人性空间,忽略自然生态。

靠类聚落的高密度是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不受死板游戏规则所制约的,有计划逐步地进行高密度建设。(当然在初期,有至少一半是在法律意义上来说是非法建筑)

后记

以上所述的是靠类平原的发展历程与特征。靠类平原的发展历程暂时只介绍了前两个阶段,关于更深入的历程,后文会涉及到。

500年前,葡田王曰:

我的理想——挑战时代,改变世界,创造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


雨山型平原

简介

“雨山”在瑟雅语系中有如下几层意思:

临水,且所临的水系较为稳定,常年河流水位变化较小,少旱涝;且并非恶水,水中生态环境较好,鱼类较多,富庶。

水系较为通达,具有水运交通功能,对区域商业具有很大意义。

河岸两边的以森林为主。

聚居

人们一般沿河而居,水陆交界处;

居住建筑底部架空,防潮;

也有滨河树房而居;

雨山型平原人居环境特指这样沿河而居的低密度型聚落。(这种类型的自然环境下的高密度聚居聚落后文会有所介绍的)

沿河聚落,小的5-10户,中等的10-50户,大型的有50-200户,沿河两岸线性分布;

起源

雨山型人居聚落是瑟雅星球较为原始的一种类型;

可追溯至上千年前,几千年来,作为森林与好水的交界处,

既可利用森林的资源——得到木材,采摘水果,局部改造森林进行种植,活动场地,手工业加工,动物资源等;

也可以利用水系的资源——生活用水,捕鱼,养殖,水上可食用作物,航运商换要道;

从原始的生存逐步在生活的点滴中进步,但一直不脱离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的进步是逐步的,而不是妄自地颠覆传统;远离城市,发展的延续性较高。

水上商贩与社会进步

商业贸易形式——物物交换、物币交换;

商贩沿河主要是从大的沿河聚落到大的沿河聚落,中间突进很多中小的沿河聚落;

商贩在航行中不断地贸易,在不断的贸易中获利,不断的获利成为了水上商贩活动的激励。

商贩的水上活动成为像雨山型人居聚落文明传播的重要途径,及时地与外界取得交流,而使社会不断进步。

森林保护着雨山型聚落的传统,水系保证着其与外界的交流,及时得到先进的文化知识与技术。

与雨山型聚落类似的人居

瑟雅星球还有很多与雨山类似的平原型聚落环境:

狩猎型:聚落位于森林边界的平原处,人们的主要生产活动是进入森林捕猎。


冚它型平原

 简介

“冚它”在瑟雅语系中的意思有两层,

① 代表着地形平坦的环境,但视野荫庇,存在潜在威胁;

② 代表着恶人、罪犯、强盗、土匪、道德低下的恶贼。

冚它型平原人居是逆城市化浪潮中期的一种特殊平原人居模式。

发展历程

大约350-400年前,逆城市化浪潮发展到中期;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逐渐显现:

首先,举一个例子,做一个成功的网站,一定要想到很多非常规的偶然性风险,比如有人会恶意捣乱,注册大量用户,传播大量垃圾信息,以破坏网站,针对这些情况就要提前做好防护,如验证码。

一个社会的变革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或者称作异常风险;

在浪潮中,有一类人没有得到满足与着落,那就是社会的败类群体;

败类群体,首先是思想的败类,缺乏做人的最基本道德,道德的低下,不劳而获,懒惰成性,不学无术等等一切贬义的词语都可拿来;

因为灵魂的堕落,而伴随的是其职业能力的低下,其物质经济层面的诉求难以以自己的努力来得到满足,导致其精神世界的匮乏与异化,进一步加深了这一种状况,在社会体制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其子女多坠落到这样的死循环中去。

随着逆城市化浪潮的发展,这一群体有出现了两种趋势:

① 被浪潮所改良,寻回真我,摆脱这一群体;

② 被浪潮所淘出,成为沉淀,物以类聚,

形成这一群体灭亡前的又一个集结兴旺的现象——成为有组织的败类——土匪强盗,

其所形成的“冚它型”平原人居聚落就是土匪窝。

聚居

冚它型聚落特指被树林所掩护的贼窝,

这类聚落既有树林作为掩护;

又能通过瞭望塔进行瞭望,寻找“羔羊”。

冚它型聚落具有防护性,内向,封闭。

土匪们主要的聚居活动:

出寨子进行拦路抢劫;财富积累;

在寨子里逍遥快活;享受财富;(如各种酒肉场所、风月场所、博弈场所的规划设计)

在寨子里进行训练;巩固财富;(为了做好土匪,对暴力水平、瞭望侦察、巡逻防护等方面进行教学型及实战型训练)

其它一些基础性活动。

罪恶的延伸

土匪们得寸进尺,不仅仅是拦路抢劫,而且开始四处打劫其他聚落。

插曲的完结

总体来说,冚它型聚落的存在是较为短暂的,葡田王率军剿灭了所有的冚它。


干干干干干干干

背景简介

随着逆城市化浪潮的进行,大约300-400年前这个时间段,如下几点诉求逐步浮出水面,趋于大势:

① 自然背景下的某些聚落对高密度的诉求较大,以靠类聚落和某些个别的雨山聚落、个别的农耕聚落、个别的狩猎聚落为主;

② 在传统城乡发展过程中,对远离城市、自然生态的诉求激增,在新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对集中的高密度的自然生态聚落成为大的方向,与逆城市化进程产生趋同性。

干栏建筑

干栏建筑是地球最原始的建筑类型之一;

底层架空是干栏建筑的一大特征;

底层架空是防潮与摆脱动物等危险的一种方式;

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借鉴了“底层架空”这一理念;

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的自然背景是茂密的森林。

聚落特征

大型聚居群落;综合性高;

底层架空,减少对森林空间的破坏,与摆脱森林中原生态的危险;

与自然协调度高;

立体交通联系;聚落大型建筑单体间空中连接;

防火性能极高,防火措施完善;百分百禁烟;

聚落中也有立体绿化或者露台花园;

室外与室内的融合,公共开放空间;

发展条件

上述的背景简介是时代的诉求;

上述的聚落特征是外在的表现。

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的真正实现在于突破如下发展条件的限制:

首先是资本限制;

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属于超级建筑综合体,需要大量的资本的支持以实现周转;

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的发起,是逆城市化浪潮中期,由当初的既有利益所得者阶级的自我改良运动为主力发起的,是落后的资本向先进资本的转型,是社会趋同性的内在作用结果;

因此,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的形成的资本限制得以充分就就解除。

其次是技术限制;

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的运行的主要技术限制在于基础设施的完善;

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相当于半孤立于空中的独立综合体,其供水、垃圾处理、食物的来源、能源的供应都是最基础的问题所在;

逆城市化浪潮的初期发展对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创新与提升,工程体系更加健全与实用,为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最后是居民限制;

落实到最后,关键问题变成了:

居民对这种人居环境是否接受,尤其是与逆城市化浪潮初期所出现的新型聚落相比;

① 在资本限制与技术限制已然不是限制的时候,对资本周转与科学技术规划设计进一步进行优化,扎实的准备工作为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的成功实现奠定基础;

② 与此同时,时代的推手产生了作用:

初期的逆城市化浪潮所适用的对象的有限性,与人们逃离城市,步入新社会的心理诉求产生了中度的矛盾;

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的趋于形成为浪潮所洗礼却难以迅速或者是心理上迟疑的人们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部分人的选择,为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火苗的燃烧提供了导火的燃料)

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居民的接受成为可能,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这种高密度的新型社区得到发展,撕开了口子,口子便越撕越大,这是时代与社会的必然性,万千偶然性中的最终必然性的趋同。

阶级意义

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虽然不是最纯正的逆城市化的先驱,但是其确实成为了逆城市化的另外一支力量,掀开了逆城市化中期的大幕。

葡田王曰:有另外一种成功,就是敌人的自杀,就是敌人逐步变成自己人。

历史的趋同性,是历史进步的推手。


土土土土土土土

比较

土土土土土土土型聚落与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属于同时代产物,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两者都是一种新型的高密度聚落;

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借鉴了原始的干栏建筑;(巢居)

土土土土土土土型聚落借鉴的是另外一种原始居住模式——穴居;

发展背景

土土土土土土土型聚落发展的出发点和历程与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非常不一样:

土土土土土土土型聚落的发源地位于瑟雅星球的北部地区,那里的社会进步较慢,既有利益所得者的顽固派实力更强,体制改革较慢,依然存在于百年以前,受逆城市化浪潮影响较小;

土土土土土土土型聚落是一种偶然性的产物;

发展商利用当地衙门关于建筑面积的规定——在保证地表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的前提下,地下建设面积不算在建筑面积以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成熟,资本拥有者疯狂利用上述规定进行开发建设,以追逐利益。

所以说,土土土土土土土型聚落不是自我改良,追逐自然生态,逃离城市的出发点,其根本性质是偶然性下追逐利益的失控所导致的一种社会状况。

聚落初期特征

大型聚居群落;综合性高;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保证地表自然生态环境;

地下立体交通联系;

防火性能极高,防火措施完善;百分百禁烟;

通风系统技术成熟;

一般选址较高,少涝,排水措施成熟;

聚落中也有立体绿化或者露台花园;

多跃层的公共开放空间;

图中所绘表现的是土土土土土土土型聚落早期。

改良需求

土土土土土土土型聚落在短暂的初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是:

居民对阳光与开阔的自然视野的极度诉求;

改良的发迹

居民的诉求成为土土土土土土土型聚落发展的巨大限制性因素,为解决问题,

发展商与衙门共同的促成了对建筑面积规定的新的解读——对建筑顶部处理成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的生态综合体的建筑面积采取折算为十分之一的建筑面积的相关规定;

且对于处理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越程度进行了严格控制。

聚落中后期的特征

从完全的地下聚落,逐步发展成偏地上的聚落;

跃层空间与非同一高程空间的转换成为了土土土土土土土型聚落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鸟瞰上去,台地变化感很强,空间的复杂性提高;

地面凸出地表的形式更多,但基本保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此亦满足了居民对阳光与开阔的自然视野的诉求,是土土土土土土土型聚落的发展重新具有生机。

时代意义

土土土土土土土型聚落虽然早期是资本所有者追逐利益的产物,

但在改良的过程中,其成为了城市重构的一种重要方式,

其行为同样承担了人们追求自然生态的人居环境的作为,

与干干干干干干干型聚落、葡田王平原上的其他新兴聚落具有了趋同性,

总体来说,土土土土土土土型聚落的发展建设亦然成为了逆城市化中期的一支重要力量。


飞牛人居

聚居简介

飞牛平原位于瑟雅西北部的平原,以草原为主,适耕性较差;

历代居民以游牧打猎为主;

采矿冶炼技术较高,手工业成是其生活的补充支持;

草原上主要放牧的动物品种以旱水母、飞牛、天骚、老侧等为主,野生动物主要构成是天上飞行而居的动物与一些畜牧品种的原始野种为主;

形成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小部分的人远离了原始的游牧生活,但大部分人一支持续着这种原始的生活,这类生活因科学技术而在局部产生进步,改善了飞牛平原原始聚落的生活;

飞牛人居生活虽然仍然算比较原始的,但是这种生活同样是自然生态的;

因为,飞牛人对传统的自然观的信仰与追求,所以,这个草原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支延续着这个道路而不断发展。

虽然,飞牛人为了信念与传统,拒绝瑟雅主流的现代,但是飞牛人并非与外界断绝而停滞进步的那种原始人,反而其对外界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的认识不断关注与吸收,保证了在另一条道路上不落时代地稳步前进。

意义

飞牛人居,虽然是个另类,但是在瑟雅星球,没有人把这种事情当作奇怪,这是文化的多元性的延续;

本质上来说,飞牛人居与瑟雅星球主流的现代趋势具有相同性,因为他们都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发展观的追求与实践;

葡田王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飞牛人居可谓逆城市化的最早先驱。


石金广乐

简介

“石金广乐”在瑟雅语系里指代那些特殊的采矿人;

在瑟雅星球,普通的矿产资源,如类似地球上的一些煤炭、石油、天然气之类的资源统统归集体所有,采矿是政府行为,所有对这些资源的使用都是免费的。

对于很多荒废地及短期的局部的灾害所形成的一些物质,类似地球上某天太湖发蓝藻了、黄土高原的黄土太多了、沙漠的沙太多了、物种入侵而泛滥成灾等情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变废为宝,在采矿人就是所谓的“石金广乐”。

对于这类采矿者,一般是具有科学技术水平,或者获得了相关技术的授权;

采矿活动一般分为高端的科学技术获益方,技术管理获利方,脑力体力劳动获利方;

科技技术掌握者的工作场所一般不再石金广乐基地;

三方虽然层次有高低,但对每一方的利益分配有法定的人性标准,所以,这个行当,对于各个层次的人都是较为不错的财富积累行业。

起源

在逆城市化浪潮思想比较热的时候,依然有部分人为了或者是作为短期行为而到边远或者灾难的地方去进行石金广乐活动,以获得较为丰厚的经济回报;

石金广乐与逆城市化浪潮相比,是物质财富积累功能更为稳定有效的;

同时环境的恶劣,生境的异性,决定了其人居环境的落魄,决定了石金广乐是短期性的行为;

不断的有人进行石金广乐,从而构建了一个稳定的石金广乐聚落,只是聚落的居民的动态更新周期较短。白话之,就是过了一段时间,就换成了另一波人。

聚落特征

以额格嘞破平原的采砂型石金广乐聚落为例;

以生产为导向;

居住生活功能满足最基础要求,餐饮、住宿;

基础设施发展不完善,水电的供应难以完全保证;

生产用电以柴油为主;

较大的石金广乐聚落,以太阳能或者风能为主;

生态环境恶劣,难以看见树木;

石金广乐聚落的生产分为原材料收集与原材料加工,对应着两个场所,采集场所与加工场所;

此外,每个聚落往往附带一个集散型广场,作为交通运输的上货起点;

综上,该类型聚落由采集场所、加工场所、储藏运输场所、生活场所组成,整体独立性较强,基本不与外界交流。

聚落安全性保障型措施较为基础,仅为铁丝网;

大部分聚落专门设安保人员,但其中大多以厨师兼任。

时代意义

石金广乐型聚落对于缺乏技术知识但寻求积累财富、改变人生的劳动人民提供了一个中短期的机会;

在社会转型期,旧的社会机制的压迫,与新的社会机制的风险性,对社会上缺乏技术知识的低产阶级将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在农业聚落无法完全满足发展的情况下,石金广乐型聚落提供了另外一条道路;

虽然对于个体来说是中短期的,但对于社会来说,则是大幅度缓解了一个时代的社会转型的压力,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这也是逆城市化浪潮这500年来,石金广乐一直存在的内在原因。

多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加强了稳定。


天格王院

简介

在逆城市化浪潮的第一批先驱者们,有一个后来被称作“天格王”的人所带领的一批人,

其发展出的一种新的人居模式;

这种模式的外观是,聚落是以墙分隔成的格子,格子院里绿树葱葱;

发展背景

在靠类平原那一章已说——早期的逆城市化是有风险的,是有代价的。

天格王等人所探索的是一条不同的逆城市化道路;

其选择的是到瑟雅星球西部的荒漠地带,进行荒漠绿化;(①荒漠土地可免费获得;②荒漠土地绿化可获国家支持与奖励;③随着思想启蒙运动,政府逐步加大对民生的投资,对偏远的地区的基础设施开始建设)

发展模式与聚居特点

天格王自创是格院法:

初期,格子边长在30m-40m,以格筑造院墙,防风沙,进行树木种植;

每一格的土地并非原有土壤,其地下进行了工程改造约有3-6m深,一方面是地下的排水、储水、污水处理、发酵池的处理,另外是针对当地土地的渗水性太强,无法保水的生态限制性状况,采取的防渗膜封闭周边,以蓄水膜保证水分在到达植物烂根的以前,进入蓄水池,等于形成一个大花盆,格院里的土壤乃别处新运的沃土;

管理建筑与居住建筑合成同一个建筑,设置在蓄水池上,一方面积极地防止了水分蒸发,另一方面,使室内环境更加宜居。

院内有局部地形改造。整体的工程更为细化与复杂,具有较高科学水平,暂不展开叙述。

每院一户人家,其主要生产活动有两类:

①是对园内植物的养护,荒漠绿化的初期,植物极其需要人的养护;对于荒漠绿化的劳动,一者是获得国家补贴,二者植物产权属于个人;从这两方面来看,都是获得经济利益的活动行为;

②是在室内,通过网络或者自我创作、科研等自由职业等其他适合的职业方式,进行生产活动,获得经济利益。

当格院里的自然生态环境达到一定水平,即可继续在周边开拓新的格院进行建设;

绿色的核聚变

在格院式聚落的发展初期,是最艰苦与有风险的;

当初期的格院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步成熟时,以后周边新的格院的荒漠绿化会相比之下更加容易与周期更短;

随着初期的奋斗,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对于后期的格院建设则可以雇佣外来人员,以有更多的格院建设,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与生态价值;

天格王联合瑟雅星球总社会部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对雇佣者的剥削程度,并使其进一步参与到下一轮资本运作中去;

减少剥削,损失利益,以换得社会的长远稳定与繁荣,这既是胸襟,也是智慧;

天格王院型荒漠绿化演变成一场绿色的革命,无数人受到激励与驱动,参与进去;

也同样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成为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有天格王的保证,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进来,都可以让每个人的钱稳步增值,而不是像目前的金融市场,就是一场把融资的骗局)

经济利益的驱动:因为每一轮后资本的增幅带动着绿色格院的建设量的增幅,从而成为一个经济学领域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绿色的核聚变。

后天格王时代

随着绿色革命的逐步成熟与结束,一个大中尺度的区域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成熟稳定;

引来更多游客、居民与投资商;

此时其发展的方向具有多元化,但都是在生态城市的方向之类;与逆城市化的社区具有趋同性,但是从来没有偏离自然生态为本的原则;

因为,这里曾是一个不毛之地,天格王的绿色革命,使自然生态深入人心,人们更加珍惜革命的成果。


玉原萤光

背景

“玉原萤光”在瑟雅语系中的意思是离日光最远的地方,最寒冷的地方,被冰雪覆盖的地方,其实,所谓的萤光玉原就相当于地球的南极。

早期,在玉原是没有居民居住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玉原主要的人类是瑟雅星球各个科考队,科考队乘着大型方舟到了玉原,在玉原的水边偏里面一些,设立了科考站。

随着,科考队聚落的扩大与科考队员的繁殖;

加上资本的流入;

对玉原的开发建设的序幕被拉开。

聚居的可能性

① 大量资本的长期流入;

② 景观异质化成为旅游的基点;

③ 科学技术与交通物流的发展成熟;

④ 对于玉原瑟雅企鹅成功驯化,可进行人工养殖。

聚居特征

食物:以养殖瑟雅企鹅、对瑟雅企鹅、海鱼等动物的有节制的猎杀、温室养殖蔬菜、外部运输来的物资这几类方式为主;

能源:风力发电为主;

建筑:多元化发展,包括类地球爱斯基摩人的冰屋、方舟、海底城、悬空城、防风格院等多种方式。


马二三核蛋


背景简介

早在九百年前,瑟雅星球有科学家做实验,将自己关在一个大玻璃盒中,来探索生态系统的可循环型;

在逆城市化浪潮的中后期,核技术与生态技术有长足的发展;

受到逆城市化浪潮的影响,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非军方科学家对核技术的研究达到一定水平,这标志着核技术民用化的又一个里程碑。

葡田王平原走出了一支资本雄厚与核技术水平领先的公司,名为“马二三公司”,马二三公司的开发对象是瑟雅星球的戈壁地区;且受到当地所属的政府的支持。

马二三公司的地产开发理念是以核技术为根基。

在300年前,资本条件、技术条件、政治条件都得到满足时,该公司开始发展其第一个作品即为“马二三核蛋”。

聚居特征

主要能源:核能,在地下深处,设置了双核电场;

通过机械玻璃蛋墙,与外界进行可控制的隔离;核动力;

建筑空间的多元化:高层建筑与地下建筑为主要的高密度聚居模式;地下空间以生产功能为主要功能,如养鸡;

蛋内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系统;发展初期,以核能提供能源支持;

立体农业与养殖业的跟进,保证核蛋逐步的自给自足;

核安全与核防护水平已经完善,即使是核电站爆炸,也是地下核爆,对地面影响较小。(在330年前,核技术已经趋于完善,没有出现过核泄漏事件)

巨大前景

马二三核蛋是人们利用核技术,来改造自然形成自给自足的隔离社区的一个伟大的实验,意义重大。

马二三核蛋聚落模式,是人类开发宇宙,探索宇宙的最初原型;这一点是其意义重大的所在之处;

约100年前,随着马二三模式的成熟,瑟雅人经过6年,完成了在瑟雅卫星星球上的马二三核弹,这是瑟雅星球探索太空聚居的第一步。


炼狱聚居

简介

炼狱是逆城市化浪潮后期的一种特殊的专门的聚居模式;

炼狱是一种自我修养、强大自我的教育场所;

炼狱在瑟雅星球各地均有分布,大部分成为青少年的特种教育场所。

炼狱起源与聚居特征

在300年前,有一个年轻人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他设计并建造了一栋建筑;

这栋建筑就像是四面都是高高的围墙,墙上没有门,也没有窗;

年轻人将自己置于这栋建筑里,与世隔绝,在这“井”里不断的锻炼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这有点类似古人的闭关修炼)

炼狱里有水池一,乔木若干,池中有鱼;

炼狱里藏书,质量上与数量上保证;会更新;自我学习的工具;

可上网,网络也是自我学习的工具,而且可以及时了解前沿,并与外界具有一定沟通;(人是群居动物,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即使利用孤独来磨练自己,也是有限度的)

炼狱里设置各种健身器材,对身体的锻炼是磨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擒拿格斗,空手断砖,飞叶伤人等都是炼狱里自我提升的部分;因为作为一个自然人,科学技术与文化思想并非最基础的需求,最基础的需求是安全,只有提高自己的暴力水平,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所以,在钻研科学技术与文化思想的同时,自我身体素质的提高成为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炼狱之所以,营造没有门窗的围墙而成的天井空间,原因如下:

① 外界有太多的干扰,被世俗中的很多社会中的身不由己而烦扰而难以在传统的教育机构里自由的学习与直截了当的自我提升,反而要追求缺乏本质的而由社会潜规则所制定的目标;(正像地球中国所述的教育资源的有限的这种说法是扯淡);

② 孤独是对人意志的一种磨练,孤独的空间往往给人带来自然深处的逼迫,是使人自我磨练,变得更强的一种空间的内在深处暗示;

③ 封闭,却唯一留下的是天空,是对人自我强大过程中的一种目标激励,天是人心里内在的一种精神向往,不仅仅是真正的自由,不仅仅是人生的高度,更是一种胸怀,一种正能量,是避免人在炼狱这种充满负能量的空间而心理变的保证。

④ 提供一个自我感悟的环境;人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自我感悟。

炼狱的发展

炼狱这种自我提升的空间逐步开始推广;

有多人在同一个炼狱中锻炼自我的情况;

根据不同人所设定的锻炼方面,这样的炼狱会存在不同的规划设计;

炼狱逐步成为父母教育子女的一种方式。

炼狱期一般半年至三年。

炼狱适合的是具有一定水平与自我学习能力的人。

时代意义

炼狱是一代人自强不息、挑战自我的产物;

炼狱是人才的摇篮,是改变世界的摇篮;

第一个建造炼狱、走进炼狱的那个年轻人叫 C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




结笔感言

花七七四十九个时辰完笔;

时间有限,很多地方没有详细展开与深入描绘,其实瑟雅星球还有若干种平原性人居类型,如在把城市当做一种资源来进行的逆逆城市化发展等等;

在快要完笔之前,我阅读了地球的一些关于田园城市、日光城、新城市主义的一些书,颇有感触,因为我终于找到了对手,柯布西耶、霍华德等人;在找到对手的同时,亦然找到了朋友。

城市( 广义上来说,各类人居空间 )是人类体制的外现,

对外星球或者是地球未来聚居的探索,

都离不开 对体制深处的研究与探讨 ,而不仅仅是外在空间的研究。

上述的“体制”一词是广义上的体制,它包容了社会体制、文化深处、思想观念等众多深层次的东西。

柯布西耶在建筑经验上暂时优胜于我,同时他对城市发展极赋先见之明;但可惜其洞察能力的深度有限,始终逃离不出一个建筑师或者规划师的视角,无法突破束缚;因此,生前难以更上一层楼;

因此,吾已悄然胜过柯布西耶。

比较,求胜负,没有意义;

能在此文完成之后,碰巧再次认识了柯布西耶,此乃至乐。

如果有人想称“乌托邦”;

那就不如称为“鸟托邦”;

因为飞鸟的现实性。

地球公元2012年12月24日,

Jerk Z,

结笔于平安夜,

9点整。


喜欢这个文章 | 分享 | 新建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