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茄达摩鲨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徐可可
雪茄达摩鲨(学名:Isistius brasiliensis)为铠鲨科达摩鲨属的鱼类,又名巴西达摩鲨、唇达摩鲨、雪茄鲛,体长为42~56 cm(16.5~22英寸),体色为茶褐色,腹部则为白色,因为外型像雪茄而得其名。分布于南北纬30度间的世界各大洋、中太平洋以及台湾北部海域等,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外洋性种类。生活在水深0至3500米间,最深可潜到3.7 km(2.3 mi),每天会进行3 km(1.9 mi)的昼夜垂直迁移,在黄昏时游到浅海并在黎明时游回深海。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巴西。达摩鲨嗜食乌贼、鲔鱼,是一种相当凶暴的寄生型鲨鱼,它会借由腹部的发光器引诱猎物,待对方上钩后会先用下颚那如锯齿般的锐利牙齿咬住,再以身体回转的方式撕扯下其肉,被它攻击过的猎物身上会留下多处如同坑洞般的伤痕,达摩鲨通常会攻击鲸、海豚等大型的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有时甚至破坏潜水艇或海底电缆。
分类学
法国博物学家吉恩·雷内·康斯坦德·库伊与约瑟夫·保罗·盖马德于1817-1820年护卫舰尼亚号(Urania)(由路易·德弗雷西内带领)的探索性航程中,发现并发表了雪茄达摩鲨(Scymnus brasiliensis),命名由来是因为该模式标本是于巴西捕获的。1824年,他们的发现发表于路易·德弗雷西内第13期的航行报告《Voyage autour du monde...sur les corvettes de S.M. l'Uranie et la Physicienne》中。 In 1865, 美国鱼类学家西奥多·吉尔为雪茄达摩鲨发表了新属达摩鲨属(Isistius),命名来自于古埃及的光明女神伊西斯。
最早有关雪茄达摩鲨啃食的咬痕纪录来自于远古的萨摩亚传说,当"atu"(鲣)游入到帕劳利湾时,它们必须将身上的一块肉献给部落酋长"Tautunu"。在这之后,更有许多解释与理论产生,例如七鳃鳗、细菌、或是寄生性的无脊椎动物。1971年, In 1971, 美国商业性渔业局(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局的前身)的爱维瑞特·琼斯(Everet Jones)发现了雪茄达摩鲨,至此之后雪茄达摩鲨才渐渐被广为人知。鲨鱼专家史都华·斯普林格更是让雪茄达摩鲨的俗名"cookiecutter shark"(直译为“饼干切割鲨”)发扬光大(然而他最早是称呼雪茄达摩鲨为"demon whale-biters"(直译为“咬鲸鱼的恶魔”))。
描述
雪茄达摩鲨的身体呈正圆柱形,细长,吻突短而钝圆。鼻孔外具有三角形的前鼻瓣。眼睛大、呈绿色卵圆形,位于头部前端,但不具有双眼视觉。眼后靠近头部上侧具有一对鳃孔。口裂为一横线,具有翼状的厚唇褶。上颚具30-37齿,下颚具25-31齿,牙齿数量随体型成长增加。上颚齿与下颚齿形式不同,上颚齿较窄小、齿缘光滑;下颚齿较为宽大,基底与其他下颚齿两侧相互重叠,形成类似锯子的结构。鳃裂较小,具有五对。
胸鳍短,呈梯形。具有两枚背鳍、无棘,为于身体后位,第一背鳍位于腹鳍稍前,第二背鳍则位于腹鳍稍后。第二背鳍大小略大于第一背鳍,而腹鳍大小则大于两枚背鳍。缺乏臀鳍。尾鳍宽,上下叶大小相当,上叶具有明显的缺刻。鱼鳞扁平呈方形,中间微凸,边缘处稍微上翘。体色为暗褐色,腹部颜色较浅,于鳃裂处有一条暗色环带。
鱼鳍具有浅色半透明边缘,尾鳍则具有深色边缘。发光器覆盖于除暗色环带之外的整个腹侧,能发出微弱的绿光。目前体长最长雄性可达42 cm(17英寸),雌性则可达56 cm(22英寸)。
与人类的互动
雪茄达摩鲨体型小、栖息于远洋,极少有机会与人类接触,因此对人类并不会造成危险。然而,仍然有发生雪茄达摩鲨攻击人类的案例;在其中一个案例之中,一群体长30厘米(12英寸)的达摩鲨袭击了在开放水域潜水的水下摄影师。另外也有案例则是发生在海难生还者身上,在夜晚过后身上常会出现小而深的咬痕。2009年3月,茂宜郡市民迈克·史佩尔丁在游经阿莱努伊哈哈海峡时遭到雪茄达摩鲨袭击。2019年3月31日,艾瑞克·肖尔在游经凯维海峡也遭到雪茄达摩鲨袭击,在腹部上留下了严重的裂伤,在三周后的同一地点又发生了一次雪茄达摩鲨的袭击事件。2019年4月6日,以赛亚·莫伊卡在进行世界七大海峡挑战时左肩遭到雪茄达摩鲨袭击。2019年7月29日,阿德巴尔·特雷德勒·奥利维拉的腹部与左大腿遭到雪茄达摩鲨啃咬。三位泳将中有两位有使用磁力驱鲨器,然而仍无法避免遭到雪茄达摩鲨攻击。有些从海上打捞的尸体在验尸时也能发现有雪茄达摩鲨的咬痕。
1970年代,数艘隶属于美国海军的潜艇由于遭到AN/BQR-19声纳导流罩上的氯丁橡胶层遭到雪茄达摩鲨破坏,导致作为声波传导用的油开始流出,潜艇无法正常导航,因而被迫返回基地维修。在雪茄达摩鲨被发现为罪魁祸首之前,海军一度害怕该破坏是来自敌军的新武器,在导流罩外层加装玻璃纤维后这问题也没再发生。1980年代,共有约30艘美国海军潜艇遭到雪茄达摩鲨攻击,多半为电缆的橡胶层遭到破坏,解决办法就是在电脑外侧再包覆上一层玻璃纤维。海洋学设备与电信缆线也时常会因为雪茄达摩鲨的攻击而损坏。
雪茄达摩鲨会破坏渔网,或是攻击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对商业捕鱼有负面影响;而鲨鱼本身则因体型太小而无经济价值,多为远洋延绳捕鱼、中层拖网、浮游生物渔网的混获。由于并无大规模的捕捞,加上广泛分布于全世界,雪茄达摩鲨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物种。2018年6月,新西兰环保局依据新西兰威胁分级系统将雪茄达摩鲨列为“无遭受威胁(Not Threatened)”物种,并加注“于海外仍有安全数量(Secure Overs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