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龙类”?
jackcell
主龙类(Archosauria)又名初龙类、祖龙类、古龙类,在希腊文意为“具优势的蜥蜴”,是双孔亚纲爬行动物的一个主要演化支,包含现存的鳄鱼与鸟类,而已经灭亡的非鸟恐龙、翼龙目也属于此。关于主龙类何时开始出现,有许多争论。有一派将二叠纪的俄罗斯主龙(Archosaurus rossicus)与原龙(Protorosaurus speneri)视为真正的主龙类,这让主龙类首次出现于晚二叠纪。而另外一派,将俄罗斯主龙与原龙分类于主龙形类(并非主龙类但关系较近),使得主龙类在三叠纪奥伦尼克阶从主龙形类演化而来。主龙类主要分为两个组成部分:鸟跖类和伪鳄类,伪鳄类包括现在还活着的鳄鱼以及其他例如劳氏鳄、法索拉鳄、海鳄等已经灭绝的物种;鸟跖类包括翼龙、非鸟恐龙和鸟类。
译名
主龙类(Archosauria)在希腊文意为“具优势的蜥蜴”。但许多中文网站与书籍,误认学名的意思为“古老的蜥蜴”,而翻译为初龙类、祖龙类、古龙类。
在某些中文网站中,仍然保持早期的传统分类法,将主龙类(Archosauria)分类成双孔亚纲的一个下纲,名为主龙下纲、初龙下纲;或是爬行纲的一个亚纲,名为主龙亚纲、初龙亚纲、祖龙亚纲、古龙亚纲。
特征
主龙类的最基本且最广为接受的共有衍征包括:
主龙类在三叠纪兴起
在二叠纪时期,合弓类是陆地上的优势脊椎动物,但大部分在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中灭亡。
植食性的合弓类水龙兽是唯一存活下来的大型陆地动物,并在三叠纪初期成为最繁盛的陆地动物。
在三叠纪早期,主龙类快速地成为陆地上的优势脊椎动物。关于主龙类为何快速崛起,最常提出的两个解释分别为:
三叠纪早期的气候环境普遍干燥,这是因为当时的陆地集合为盘古大陆。主龙类的保存水分能力,比合弓类好:现代双孔动物(蜥蜴、蛇、鳄鱼、鸟类)都将尿酸以糊状排泄出来。根据合理的推测,主龙类也将尿酸排泄出来,因此能更好地保存水分。而双孔动物缺乏皮腺的皮肤也有助于保存水分。
主要的种类
自从70年代以来,科学家主要依据主龙类的踝部结构来将它们分类。
臀部关节与运动方式
如同早期四足总纲动物,早期主龙类的四肢姿势为往两侧延展。原因为:
股骨顶端的头与股骨本身排列为一直线。在三叠纪早期到中期,有些主龙类演化支独自发展出可直立的臀部关节。这个特征使它们拥有更多的活动力,而并避免在快速移动时无法同时呼吸。主龙类发展出两种型态的可直立关节:
灭绝与兴盛
鳄类、翼龙目、恐龙在约2亿年前的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但其他早期的主龙类则灭绝了,例如坚蜥目与劳氏鳄科。
非鸟恐龙与翼龙目在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中灭亡,但鳄类和鸟类存活下来。鸟类是恐龙的直系后代,因此在种系发生学中,鸟类属于主龙类。目前只有鳄目(仅包括真鳄科、长吻鳄科、短吻鳄科)与鸟类存活至现代。
主龙类的生活方式
食性
大部分主龙类是大型掠食动物,但有不同演化支演化成其他的生态位。坚蜥目是植食性动物,有些发展出鳞甲。少数鳄类是植食性动物,例如狮鼻鳄(Simosuchus)、叶齿鳄。早白垩纪的大型腔鳄可能是滤食性动物。蜥脚形亚目、鸟臀目是植食性动物,演化出多样性的摄食特征。
栖息地
主龙类主要为陆栖动物,以下例外:
代谢
主龙类的代谢仍处于争议中。它们的确从变温动物演化而来,而目前存活的非恐龙主龙类,鳄鱼,是变温动物。但鳄鱼拥有一些与恒温动物相关的特征,因为它们的促进氧气供给方式:
肝瓣,是肺脏的呼吸推动装置。与哺乳类与鸟类的肺脏推动装置不同,但根据某些研究人员宣称,较为类似某些恐龙。有些专家认为鳄鱼最初为活耀、恒温的掠食动物,而它们的主龙类祖先也是恒温动物。研究显示鳄鱼的胚胎具有四腔室心脏,成长后改变为三腔室心脏,以适应水中环境。这些研究人员根据胚胎重演律,它们提出最初的鳄鱼具有四腔室心脏,因此它们为恒温动物,而后来的鳄鱼发展出旁管,重新成为变温动物,以及水底中的伏击掠食动物。
如果最初的鳄鱼、以及其他的伪鳄类都是恒温动物,这样可以解决一些演化的谜题:
呼吸系统
在201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短吻鳄有独特呼吸方式。这项研究发现,当美国短吻鳄吸气时,吸进的空气会进入第二支气管,流经交换气体的第三支气管,最后进入第一支气管。当美国短吻鳄呼气时,空气会经由第二支气管、第三支气管、第一支气管,最后从气管呼出体内。现代鸟类也有类似的呼吸方式,在呼吸过程中,空气以单向方式在气囊内流通;而哺乳动物的呼吸方式,则是反复方向的空气流通,气体在肺泡交换。除了现代鸟类以外,许多恐龙演化支也被发现拥有气囊,可以增进它们的呼吸效能。
由于现代鳄鱼、鸟类都有类似方式的呼吸方式、辅助呼吸系统,有可能是三叠纪的原始主龙类已经演化出这种呼吸系统,而大部分后代都有类似呼吸系统,例如:恐龙、翼龙类、鳄形超目…。研究人员也推测,主龙类的特殊呼吸方式,也是它们与合弓类的兢争过程中,逐渐占优势的原因之一。在三叠纪时期,大气层中的含氧量较低,主龙类的特殊呼吸方式,使呼吸效能较高,较具竞争优势。
生殖方式
主龙类都是通过卵生方式而进行繁衍后代,并且几乎都具有硬壳卵特征,硬壳卵有时会被用作解释主龙类没有卵胎生的原因。 然而,翼龙和波罗鳄科 具有软壳卵特征,这意味着硬壳卵并非主龙类的祖征。